一流領導者必學的談判技巧
當前位置:點晴教程→知識管理交流
→『 企業管理交流 』
:一流領導者必學的談判技巧 談判,是構成人類活動最基本的形式之一。 大到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博弈,小到你與商販之間的講價,談判幾乎無處不在。而在商業世界中,一次高質量的談判,不僅能夠為你和你的企業爭取到更大的利益,也能使客戶與你共贏,維持長久的合作關系。 世界級談判大師蓋溫·肯尼迪在其暢銷40年的著作《談判:如何在博弈中獲得更多》中,分析了談判的基本原則,從真實案例入手,歸納出了數十條談判桌上的“金規”,幫助讀者打破心理限制,在每一次對外的博弈中掌握主動權。 學習談判的藝術,不僅能豐富我們的溝通技巧,更是一次思維模式與個人素質的整體提升。 談判的本質 學會談判,必須要先弄清楚談判的本質。 我們可以從一個日常的例子入手:假設你想在閑魚上賣掉一件首飾,自己的內心估價是1000元,那么怎樣在頁面上標價能使成交率最高,又穩賺不賠呢?大多數人的想法可能是盡量抬高定價,并對買主強硬表示不可討價還價。殊不知這正是最趕客的辦法,甚至比低價銷售還賠得快。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如果你的成交底線是1000元,可以標價2000并注明可議價。 這樣當買主出價1500時,你就會明白他的預算有1800左右。這時你在保證自己穩賺500的前提下,還有300的議價空間。 如果你們最終在1600元成交,你不僅凈賺600,對方也會認為自己省下了200的預算,買賣雙方達成了共贏。 其實這就是一個最基礎的商業談判案例,我們不難看出它與常見的博弈有著本質區別。談判不是非要分成出個勝負高低的比賽,而是雙贏的行為。之所以雙方能坐在談判桌前,只因為相同的事物在彼此眼中有不同的價值,大家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因此蓋溫·肯尼迪在開篇就給就給談判下了定義:“談判是從想要我們東西的人那里,獲取我們想要的東西的過程。”談判的目的是要達成協議,如果只是一方取勝不如稱其為吵架。簡而言之,談判的本質就是: 讓對方受益的同時,使自己獲利。 談判中的常見誤區 在了解了終極目標后,我們便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談判措施與溝通技巧,在互惠的前提下爭取我方最大的利益。但在此之前,有幾個談判人常踩的坑值得我們警醒與避免。 1、單方面讓步 在談判中首先要避免的問題就是單方面讓步。 你可能認為,既然大家各取所需,那就都“有事好商量”,實則不然。經驗表明,談判桌上先讓步的人就提前失去了優勢。 試想一下,如果你先讓出1個點試圖表達你的誠意,那對方就有可能“順坡下驢”要求2個點或是更多。這樣你不但不能以原價成交,還扯出了一個無法填補的交易漏斗出來。 談判畢竟不是交朋友,對方即使明白你在通過讓步釋放善意,但在他們眼中這就是可乘之機。你的慷慨等于放棄了利益,對方有可能在此基礎上變本加厲地增加要求,讓你瞬間丟掉了談判的主動權。 因此明智的談判者絕不能率先做出讓步,除非對手拿出對等的條件進行交換。無底線的慷慨在談判桌上是無用的,只能成為對方“拿捏”你的工具。 2.忽略了“白紙黑字”為證 談判的第二個誤區,就是忽視了書面證據在每個環節的重要性。 大多數談判者會認為,自己就是為了簽訂協議去的,還需要時刻注意立下書面證明嗎?然而在真實的談判情景可能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你和你的對手可能在價格或者是分成上僵持不下。在這種時候對方如果突然讓步,我們就有可能陷入虛假的安全感中,因一時喜悅沖上頭腦而交出了對自己有利的條件。一旦對方在最后翻臉不認人,你就可謂前功盡棄了。 尼采曾說:“人類是最先在苦痛中學會遵守諾言的生物,而在地球上,那些未能遵守諾言的生靈常常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而在談判中,諾言必須成為白紙黑字被留存下來,文字在承諾上增加一層權威性,從道德與律法雙重層面約束談判雙方。 因此在談判中,無論在什么階段,取得了什么突破性進展,首先做好談判會議記錄,留下重要的書面憑據是最重要的,萬不能因為一時沖動而讓渡了自己的利益,讓對手占盡先機。 3.倉促接受第一次報價 當你明確了在對手面前要不僅要保持強硬,要隨時立“字據”之外,還得確認自己不能倉促接受第一次的報價,即便對方的條件看起來非常誘人。 蓋溫博士甚至在書中將這一點列為談判禁忌之首。他認為,談判者如果面對自己熟悉的領域可能會更有把握地斡旋,然而更多情況下,我們不知道合作方背后有什么隱藏條件和行業潛規則,因此更容易就看起來不錯的報價立即簽下協議。 《談判》中提到了一個典型的此類場景:設想一下你準備租車自駕去新疆旅游,中介告訴你6000元就可以包月整租一輛幾乎全新的越野車。平均每天才200,不少人可能立馬就轉賬了,然而你可能只是看到了這輛車看起來嶄新的照片,不知道它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也可能你聽到中介拍著胸脯承諾這車的性能有多好,卻不知到了某些難走的景點,他或許要加收你過路費或者保險費。這都是談判雙方信息不平衡帶來的風險,作為經驗欠缺的一方就更忌諱接受第一次的報價了。 因此,談判中一定不能覺得價格還行就急著成交完事。同一產品,在 一個市場上的低價在另一個市場上可能就是暴利。談判者“無法拒絕”的報價,應該建立在完善的背調與多次磋商之上。 優化談判技巧 懂得避開幾個談判的重大誤區之后,便應該深入學習下有效的談判技巧了。《談判》書中總結了25條有用的法則,以下4條被視作重中之重。 1.虛擬主事人 從上文中,我們知道要避免一口答應對方的首次出價,那么具體應該如何在談判中“推拉”呢?蓋溫博士給出了“虛擬主事人”的技巧。 假設對方給了一個方案,即便你覺得完全在接受范圍內,這時候也該先退一步說:
有了一個虛構的主事者,我們在交易中就成為了相對中立的角色。如果談判太順利,他們的存在能幫我們在爭取再進一步的利益。如果溝通陷入僵局,他們也能轉嫁直接的不滿情緒,使雙方別那么快談崩。 2.用方案代替情緒 那么如果當談判氣氛真的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該怎么辦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抱怨對方,或者立刻就站起來指責。然而強硬的態度固然重要,但情緒在談判中是無用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餐廳給你上的菜中吃出了頭發絲,比起罵無辜的服務員一頓,更好的策略是找到經理溝通。指出他們后廚失誤的同時,問問他們是否能送瓶酒,或者換道菜。本不在理的餐廳發現你愿意給他們一個機會,為了維持自身的口碑,這時肯定會加倍補償。 前文說過,談判不是吵架,而是雙方各取所需。指責或許能一時在氣勢上壓倒對方,但對談判結果是毫無幫助的。因此蓋溫博士在書中強烈建議:“不要只是抱怨,要提出解決方案!” 尤其是在商業談判中要時刻明確自己的終極目的,是最大化我方的利益。因此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談判技巧,是在指出對方確實有錯的同時,提供自己能接受的補救辦法,給對方的彌補指明方向。 3.巧用“如果” 談判雙方都會從交易中獲利,但收獲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談判并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雙方奔著自己的目的進行條件置換,并實現利益最大化。 而所有的談判問題,都是在試探對方底價的的同時隱藏自己的底牌。 《談判》書中指出了對談判者最重要的兩個字“如果”, 在你的談判條件前加上這二字,不僅能堅定顯示己方的態度,又給對方充足的空間,并不至于一上來就露出了自己的底價。比如: •如果你們支付運費,我們可以加急發貨。 •如果你們降價20%,我們就直接采購1000件。 ... 當你把談判看作一種交換過程時,就會發現你邁近一步,對方也得相應地向你前進一步。“如果...就...”句式的技巧,就是將雙方利益在限制范圍內有效放大。這樣不論哪方提出基于交換的條件,談判就越有可能進一步互惠互利。 4.給對方選擇權 最后一個談判技巧,糅合了技巧2“方案”與技巧3“如果”的精髓——即給予對方選擇權。當你們雙方在某個環節上僵持不下時,你可以“假裝”讓步,提出幾個方案讓對方自行挑選。似乎看上去這讓對方掌握了主動權,但實際幾個選擇都是符合你自己需求的。 例如,某帶貨主播對廠商的供貨折扣不滿意,廠商又以產品成本高為由不愿讓步。這時主播完全可以提供以下選擇來置換: •供貨價不變,但廠商需要免費提供直播間福袋。福袋不一定是同一商品,但可由主播指定。 •供貨價不變,但廠商需要保證直播間售價全網最低,并且進行流量投放支持。 •降低供貨價,主播則由單播一場改為每周一次,長期帶貨。效果好的話,雙方可以再延長合作期。 這時,給予對方選擇權,其實我們最大化自己利益的過程。這種方法,既不傷害談判雙方的和氣,又滿足了你和他的需求。即便可能不達你們最初的預期,但也沒有讓這場談判以失敗告終。 變化的市場環境與消費需求,使得越來越多的商業訂單需要我們主動尋求合作。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即便產品設計得再好,推不出去也不會有銷路。因此,談判再也不只是某些企業代理的專屬工作。談判的藝術,是我們行走商業世界的法則,開拓業務最有利的手段。 人劃線 該文章在 2023/9/27 17:01:50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