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不買人壽保險?
幾年來,經常有一些朋友想說服我買人壽保險。沒想到這些人大部分反被我說服了。他們聽了我的講述后不但不做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了,而且把自己買的壽險也全部退掉了。 為什么我和我的家人及我公司的所有員工都不買人壽保險呢?因為買了壽險并不是保證你真的“不出險”了,而是說你“出了險”之后保險公司怎樣賠償你。所以買人壽保險不是一個簡單的“保險問題”,它實質上是一個“經濟問題”。如果你有一種更好的方式能夠得到比保險賠償更高的回報,你認為還要買人壽保險嗎? 就拿中國某人壽保險公司推出的“康寧終身保險”來說,一個20歲的男性一次性躉交97800元保險費(為了計算簡便,我選擇了躉交,其實躉交和分期付款對于一個在20年后身故的人來說是差不多的,這筆帳壽險公司的精算師早已計算好了的),不管任何時候任何原因身故最多可以得到30萬元的保障。對于一個完全不會理財的人來說,好合算??!但對于有一點點理財知識的人來說卻吃了大虧。因為,買這個保險的人不管任何時候任何原因身故,得到的最大回報系數為300000/97800=3.0675倍。不管做任何選擇,好不好是比出來的。為了讓大家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就要找好正確的參照物來做比較。這個參照物就是你把97800元投資到另外一個地方跟買人壽保險做比較,看哪個更劃算。 1、如果按年投資收益率12%來計算的話,即(1+12%)n=3.0675,這個n≈9.9年,也就是說,一個20歲的人買了這種保險,如果他在29.9歲時身故就恰好買保險等于不買保險,因為此時買保險得到的賠償正好等于97800元投資9.9年得到的本息。平均每早死一天可以撿到大約56元的便宜,即【(300000元賠償金-97800元保險費)÷3613天】,但如果晚死一天得到的損失就不只是56元了。通過計算可以發現,如果活到40歲,將一定損失64萬元【97800元保險費×9.65(20年復利系數)-300000元賠償金=643770元】;如果活到50歲,將一定損失263萬元【97800×29.96(30年復利系數)-300000元賠償金=2630088元】;如果活到60歲,將一定損失880萬元【97800×93.05(40年復利系數)-300000元賠償金=8800290元】……后面的我就不算了,因為越算越嚇人! 也許你會說,誰能得到12%的年回報率的投資項目呢?那我要告訴你,現在中國民間借貸的最普遍的利率就是12%—18%,而且那些借錢的人付了這些利息之后同樣能得到豐厚的利潤。 2、如果你確實沒有機會得到12%的年回報率的話,我來告訴你一種一定有保障的回報率,即年回報率為6%。如果按投資年回報率6%來計算的話,即(1+6%)n=3.0675,這個n≈19.23年 ,也就是說,他在39歲的時候身故買保險恰好等于不買保險,平均每早死一天可以撿到大約28.8元的便宜,即【(300000-97800)元÷7019天=28.8元】;如果活到50歲,將一定損失26萬元【97800×5.7435(30年復利系數)-300000元=261714元】;如果活到60歲,將一定損失70萬元【97800×10.286(40年復利系數)-300000元=705970元】……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想要12%的年回報率,只要6%就滿意了,哪里有這樣的安全穩健的投資機會呢? 其實6%的安全穩健的投資機會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只不過是因為我沒有提醒大家,你們視而不見而已!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告訴你們在自己的身邊找到,想試試看嗎? 3、退一萬步說,最不會投資理財的人也會把錢存到銀行。如果按一年期的平均定期存款利率約3%(現行年利率是2.25%,98年是3.96%,07年是2.79—4.14%,08年是2.52—3.87%,預計明年會加息)計算,即(1+3%)n=3.0675,這個n≈37.83年 ,也就是說,他在快58歲的時候身故買保險恰好等于不買保險,平均每早死一天可以撿到大約14.6元的便宜,即【(300000-97800)元÷13808天=14.6元】,如果活到70歲,也一定要損失12萬元【97800×4.384(50年復利系數)-300000元賠償金=128755元】。 而在當今中國,活到60歲的人占95%以上,在60歲以前去世的不到5%。按照這一比例,說明在20歲時購買這種人壽保險的人中有95%以上要損失70萬元。即使是最不會投資理財的傻瓜蛋,也有95%以上的人買了人壽保險之后撿不到一分錢的便宜,因為他們活過了58歲。特別是如果給自己剛剛出生的孩子購買這種人壽保險的話,如果按12%的投資回報率計算,他活到40歲就會損失880萬元,如果活到50歲將損失2796萬元【97800×289(50年復利系數)-300000元賠償金=27964200元】;如果按6%的投資回報率計算,他活到40歲就會損失70萬元,活到50歲將損失150萬元【97800×18.42(50年復利系數)-300000元賠償金=1501476元】;即使是完全不會投資理財的傻瓜蛋,按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平均利率3%計算,活到50歲也一定要損失12萬元。 我在18年前開始研究保險,當時看了一個有關威尼斯商人開辦保險公司的故事。據說他通過多年的調查了解發現,出海航行的商船每年出險沉船的概率約為5%,于是,他開辦了一家保險公司,保險費率為商船總價值的10%。他的保險業務很快紅火起來。因為船主們雖然知道航海利潤很高,但風險也很大,一旦沉船將傾家蕩產。而如果買了那種保險,一旦沉了船就找保險公司賠償;如果沒有沉船,他也只少賺10%的利潤。因為航海貿易利潤豐厚,10%的保險費他們樂意接受。 5年以后,有一個擁有100艘商船的大老板發現他自己干了一件很愚蠢的事——因為5年來,他每年都給自己所有的商船買了保險。他的愚蠢之處在于他一個人就擁有100艘商船,每年沉船的數量(出險沉船的概率約為5%)都在4—6艘之間,而現在買保險卻每年花掉了10艘商船的錢,買保險比不買保險還要多支出6—4艘船的代價??!其實這是因為那個老板的商船已經足夠多了,他已經足以做到自己為自己的財產保險了。 而人壽保險與上面的故事完全類似?,F在,我們中國的一個“家庭經濟共同體”一般不少于7人,即一對夫婦、兩對父母加一個小孩。最少的“家庭經濟共同體”也不少于3人。而出現英年早逝的可能性——1個人中出這種險的最大可能性為1人,2個人中出這種險的最大可能性也是1人,3個人中出這種險的最大可能性還是1人,100個人中出這種險的最大可能性仍然是1人。 可見,單個人買人壽保險得到好處的可能性已經極小極小,如果參照6%的投資回報率在出生時購買這種人壽保險,只有活不過20歲的人才能撿到一點點便宜,而絕大多數能活到50歲以上的人將至少損失150萬元。而對于一個3人或3人以上的家庭而言,哪怕每年只能得到5%的投資回報率,哪怕是這個3口之家真的有1個人在保險合同生效的第二天身故,只要其他兩個人能按5%的投資回報率連續投資到50歲,這個家庭的每個人就不必要買這種保險了。 而現實中,幾乎每個家庭都在3人以上,每個家庭都至少有兩個人能活到50歲以上,每個家庭都有機會連續獲得5%以上的投資回報率(如果你沒發現,我可以告訴你),這樣的保險你還有必要買嗎? 很多壽險業務員反復在我面前說,“李嘉誠都要買人壽保險,你比李嘉誠的抗風險能力還大嗎?李嘉誠說過一句話:‘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于我個人的財富,是給我自己和親人買了充足的人壽保險?!@番話體現了什么呢?體現的是一名成功企業家對風險的深刻認識:今天也許你是千萬富翁,但是企業經營的‘風險’也許會使你一夜之間淪為窮人。但是有一樣東西卻會時刻忠心耿耿地跟隨著你,為你守住一份財富,只有你和你的家人才有權享用,就像自家的‘守財奴’?!笔獠恢?,中國活不過39歲的人多么稀少啊! 我一直很敬重李嘉誠先生,但我牢牢地記住了我的老師茅于軾教授的教導:“任何不符合邏輯的說法都是錯的。”所以我一直在反復思考李嘉誠“說過”的這句話(也許他沒有說過,是人壽保險公司的人自己說的),結果發現這個說法完全不符合邏輯。因為李嘉誠的家產足以收購或開辦一家保險公司,一個有足夠的實力開辦保險公司的老板和他的親人需要別的保險公司來給他們未來的生活提供保障嗎?后來通過進一步的了解,據說是李嘉誠在他自己開辦的保險公司買了一份保險。如果這個傳聞是真實的,那李嘉誠說那樣的話就不奇怪了。因為一個企業家給自己的企業或自己有股份的企業做廣告是無可非議的。 經查,原來李嘉誠確實在香港有一家保險公司——盈科保險,他還是中國人壽股份公司的大股東。據中國人壽股份公司(2628.HK,下稱“中國人壽”)2004年年報披露,李嘉誠持有中國人壽5.76%的H股,持股量位列H股股東之首。有消息說,中國人壽在2003年12月在香港上市時,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0013.HK)分別購買了價值1億美元的中國人壽股票,上市一年后,李嘉誠拋售了2.14億股中國人壽股份,目前李嘉誠仍持有中國人壽3.62%的股票。 綜上所述,只有以下八種人可以購買這種人壽保險,購買其他壽險產品時參照這個方法計算一下就知道是否合算了。 1、肯定自己的錢在未來10年得不到每年平均12%以上的投資回報率,并且在未來10年內會死的人。 2、肯定自己在未來20年得不到平均6%以上的年投資回報率,并且在未來20年內會死的人。 3、肯定自己終身不會投資理財,只會把錢存到銀行吃定期存款利息,并且在38年內會死的人。 4、受人壽保險公司宣傳誤導的人。 5、錢多得沒地方花有意為保險業務員做業績的人。 6、花別人的錢為自己或別人買人壽保險的人。比方說國企給員工買的壽險。 7、花自己的錢給別人買人壽保險用于行賄的人。 8、保險公司的股東或員工(自己買了可以誤導更多的人買)。 該文章在 2011/3/21 22:45:52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