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精益生產管理的三種意識:管理意識,促進團隊價值的發(fā)揮;問題意識,促使人們在面對問題時不再被動;改善意識,促進問題及時處理,工作效率越來越高。 什么是意識?意識是對事物的基本認知,有了這種認知,做事就會順利得多。作為團隊領導,要想做好團隊工作,做出亮點,帶領團隊不斷發(fā)展,就需要具備一下三種意識。很多人被提拔為班組長后,依然保持著“努力工作”的樸素作風。保持著良好的作風,這讓人拍手稱贊,然而,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即成為班組長后,他們對整個團隊負有管理責任。這就是管理者需要強調的責任意識,意味著班組長需要充分發(fā)揮團隊價值,帶領團隊進步。(1)建立一定的威信,以保證發(fā)號施令時的執(zhí)行效果;(3)樹立良好的團隊意識,讓團隊成員互相幫助,有良好的集體榮譽感。管理:管理人員和管理事,即通過管理團隊做事。雖然班組長的職位不高,但需要承擔相應的工作職責。許多團隊領導者習慣于幫助員工解決問題,所以他們的工作經常忙于“救火”,這是缺乏“問題意識”的常見癥狀。如果有“問題意識”,主動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可以在萌芽狀態(tài)前得到解決,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將大大提高。這就是缺乏“問題意識”和具有“問題意識”之間的巨大差異。(2)鼓勵員工提出問題,或通過與員工溝通發(fā)現問題;(3)使用方法論來發(fā)現問題。例如,如果組長掌握了5S知識和七種浪費知識,他可以根據這些方法系統(tǒng)地在工作現場發(fā)現許多問題。班組長善于發(fā)現問題,為進一步解決問題、完善班組管理提供了契機。許多組長僅限于完成生產質量標準,即停留在“日常工作”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團隊的現狀很難改變,可能會長期處于“原地踏步”的狀態(tài)。好的方法是在日常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善工作,促進日常工作越來越順利,人員合作越來越多,效率也可以提高。改進工作約占整個工作的5~15%,根據不同團隊和生產任務的實際情況確定。比如生產不忙的時候,可以多花點時間做改善工作,這個比例說明工作要以日常工作為主,但改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2)整理出經常性問題的規(guī)律,進行改善;提高改善意識是基于責任意識和問題意識的基礎上,前提是發(fā)揮團隊作用,發(fā)現問題,以便更好地改善工作。關于三種意識的總結:管理意識,促進團隊價值的發(fā)揮;問題意識,促使人們在面對問題時不再被動;改善意識,促進問題及時處理,工作效率越來越高。“管理的本質是什么?”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讓很多人陷入沉思。有人說管理的本質是溝通,有人說管理的本質是決策,有人說管理的本質是鼓勵,有人說管理的本質是控制。“這些人說得很合理,但都不夠準確。管理的本質,其實是三個字:拿結果?!?/span>“管理的目的是實現組織的目標,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具體的結果來衡量。因此,管理的本質是通過團隊獲得結果。獲得結果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人的過程。因為只有在實踐中,人才能學習、成長和進步。因此,管理的本質是通過結果來培養(yǎng)人?!?/span>管理的本質是通過團隊獲得結果,并通過結果來培養(yǎng)人。如果每位管理者都能理解和實踐這一觀點,那么他們的團隊一定是一個優(yōu)秀的且能勝利的團隊。那么,如何通過團隊獲得結果,通過結果培養(yǎng)人呢?新易咨詢認為,有以下幾點:目標是量化、評估和比較的指標,例如,銷售額、用戶數量、滿意度、市場份額。有很多方法可以應用到明確目標,比如SMART原則,OKR,KPI等等。無論使用什么方法,關鍵都是確保目標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有價值的和有時限的,讓團隊有明確的共識和有效的實施。團隊協(xié)作是指團隊成員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團隊由具有明確角色和分工的個人組成。面對同一個目標,這些個人是一個有效合作的整體。團隊協(xié)作的方法有:晨會、頭腦風暴、復盤、交流會等。在這些過程中,我們應該確保團隊溝通是及時、有效和雙向的。只有這樣,團隊才能有相同的語言和行動。結果反饋是指對團隊結果進行評價、分析、總結、識別和優(yōu)化的過程。把結果做成閉環(huán),讓員工在事情上磨練,在反思中成長。反饋結果的方法有很多,如數據分析、績效評價、360度反饋、一對一溝通等。確保結果反饋及時、準確、公平、有建設性。這樣,團隊就能有清晰的認識、合理的期望、正確的態(tài)度和積極的行動。最后,管理的本質是通過團隊獲得結果,并通過結果培養(yǎng)人,這是一個簡單而深刻的概念,也是一種實用而有效的方法。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或者想要成為一位管理者,新易咨詢建議你記住這個概念,并在實踐中運用它,你會發(fā)現你的團隊會變得更好,你的管理也會取得顯著的效果。設備是生產企業(yè)的命根,對于設備的使用和維保是一個生產企業(yè)必備的技能和管理行為。
企業(yè)同樣也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需要賦予設備不同的使命和價值,同樣也會有著差異化的管理行為,但不論在哪個階段,TPM體系的建立和發(fā)展永遠是企業(yè)必須經歷的階段和改革。
現在很多企業(yè)尤其是中小型企業(yè),對于設備的計劃保養(yǎng)和維護是沒有正確認識的,只把設備當做一個生產力工具,僅在設備故障發(fā)生的時候進行事后維修,僅僅解決當下的設備故障問題,卻忽略了故障的預防措施與數據分析,經常導致同一故障頻發(fā),造成對于設備的維修、備品備件的成本巨大。
TPM是一個很大的體系,其中有兩個關鍵點是核心。
設備的狀態(tài)確認、維修保養(yǎng)并不僅僅是設備專業(yè)人員的工作,與設備朝夕相處的設備操作人員是設備故障發(fā)現的第一線,也是陪伴設備時間最長的人員。
一些簡單的維保工作如清掃、點檢、潤滑、注油是一線操作人員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這樣能釋放專業(yè)設備人員的精力,讓他們去研究專業(yè)性強的設備改造、改善內容,同時也能培養(yǎng)設備操作人員對于設備提前預知的能力。
只有通過簡單的設備維保,設備操作人員才能更清楚地認識設備結構,更明確容易出現故障的點位,在作業(yè)的過程中會下意識地特別關注。
當發(fā)生設備故障時,即使處理得再快,因設備故障引起的成本已經發(fā)生了,所以對于設備的故障,解決的最根本點在于預防。
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計劃性的維保當中來面面俱到地確保設備各個部件的良好性,這些保養(yǎng)點位來源有很多,比如設備的說明書,由生產廠家確認的必須要進行周期保養(yǎng)的部位,比如設備故障歷史記錄,哪些部位、功能經常出現異常,這需要數據和記錄的積累。
同時要區(qū)分出不同時間節(jié)點需要進行的維保內容,我們不可能每天都進行設備大保養(yǎng),對于一些簡單且容易維保的內容,比如注油工作,需要進行短周期的維保工作。在制定時,前期需要由專業(yè)設備人員來制定并指導設備操作人員來進行,慢慢形成熟練和習慣性,讓問題暴露在設備故障之前,以此來保證設備在生產階段的正常運行。
該文章在 2024/4/24 15:46:45 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