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品牌缺技術 富士康困獸猶斗
《IT時代周刊》記者/杜 舟 IT商業新聞網記者/馬 鳴(發自深圳) 要不是負面新聞不斷,外界對富士康可能還停留在這樣的印象中:生產著世界上最優秀的電子產品,每年為深圳市貢獻百億元稅收,連續多年蟬聯大陸最大出口企業,《財富》全球500強企業…… 但現在,這個代工巨擘麻煩大了。這遠遠不只因為其員工“連環跳”丑聞,更因其深層問題越來越清晰地浮出水面——品牌與技術缺失的弊端日益凸顯,正劇烈地敲打著它原已脆弱的神經,而電子產品代工產業面臨的整體困境更讓它無所適從。 對富士康而言,將工廠內遷、以機器人代替人工,也許可以緩解成本壓力,卻解決不了其作為純粹的代工企業的根本問題。 這個擁有百萬勞工的世界最大代工“巨獸”,正在苦苦掙扎。原有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可持續,如果再不轉型,它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7月29日,富士康科技集團龍華園區,一場規??涨暗娜f人街舞晚會,給這個暮氣沉沉的全球代工巨頭增添了一絲活力。61歲的富士康總裁郭臺銘,一改往日的神秘,攜年輕的妻子高調亮相,并與員工一起熱舞,這讓他們第二天便登上了各大媒體頭條,賺足了眼球。 在這次晚會上,富士康擂響了全面改革的戰鼓。郭臺銘當場宣布,未來3年內,公司將新增100萬臺機器人以取代人工勞動,深圳廠區(含龍華園區與觀瀾園區)則成為富士康“產品技術研發、銷售展示及人員訓練、模具制造技術研發和新設備與自動化制造研發中心”,公司還將進軍新材料與新能源領域。 這家公司急需提升業績。富士康國際的股價持續下滑多年,目前股價與巔峰時期相比已經跌去超過85%。2007年,富士康凈利潤高達7.2億美元,但到了2010年,卻變成凈虧2.2億美元。 第一章 作別輝煌 1993年,郭臺銘看中了深圳龍華的一塊地。當時那里一片荒蕪,瘋長的野草比人還高。一天,郭臺銘扒開草叢,站在一個高地上揚了揚手,對同行的當地政府官員說:“看得見的這片地我都要了。” 今天,占地2.3平方公里的龍華園區,已成為富士康在大陸員工最多的一個廠區。郭臺銘大部分時間都在這里度過,他喜歡看著幾十萬員工在車間忙碌,在園區穿梭。而在全國,富士康已有數十個廠區,輻射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以及中西部地區,大陸員工多達100萬人。 一個人的王國 有人說,20多年來,富士康的成長史,就是一部“血腥史”。那一條條流水線上,上百萬大陸工人的青春無處安放,一些員工在富士康冷酷的管理文化下,選擇以跳樓或其他方式終結自己如花的生命。 曾在富士康負責人力資源的王格選(化名)認為,不管富士康變得如何強大,郭臺銘的性格都不會變。他推崇鐵腕“獨裁”,甚至不讓獨立董事參與運營決策,認為他們沒有此類經驗。 郭臺銘素以“冷面”著稱。有一次,他見業務員慵懶地坐在辦公室無所事事,便大聲斥責道:“現在獵狗不出去捕獵了,都坐在家門口等食。”而和他共事過的一些臺灣業界人士評價他:“專斷、高傲、摒棄民主……” “富士康推崇的是典型的奴才文化,郭老板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臺干(臺灣干部)們則對郭臺銘言從計聽。”一個經常跟富士康打交道的人向記者透露。 郭臺銘的獨斷專行,防止了大公司官僚習氣和和稀泥文化的滋生,也一度讓公司決策得以快速推進,業績高速增長,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在富士康,獎賞只是針對管理層(絕大多數為臺干),與普通工人基本不沾邊,管理層為了搏業績以獲得更高評級,往往把巨大的壓力下移給一線工人,生產旺季時員工就得通宵達旦地加班趕貨。 王格選對《IT時代周刊》表示,“在去年富士康發生十多起‘連環跳’之前,主管打罵員工是司空見慣的,流水線上的員工誠惶誠恐,尤其是新進富士康的員工,幾乎惶惶不可終日?!? 盡管郭臺銘在7月29日的萬人舞會上提醒員工要快樂生活、快樂工作,但扭曲的企業文化注定員工不可能快樂。不少人將富士康比作人間地獄,有的年輕人甚至患上精神病。在深圳市康寧醫院,來看病的富士康員工多得讓人驚訝。而這些精神病患者通常只準請三個月假,并且在證明自己康復后才可再去上班。還有一些員工被發現病得比較嚴重,公司立刻就會有人聯絡其親屬,把員工往家里趕。 在富士康的手工拋光廠,記者發現,一些工人的手都是彎曲的,原因是拋光需要很大的力氣,時間一長,骨頭就被拋彎,很多工人留下了終身殘疾。而這些工人大部分來自農村,文化素質不高,法律維權意識不強。 在百萬廉價大陸工人的忍辱負重下,富士康快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業務涵蓋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數碼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等產業。蘋果、摩托羅拉、諾基亞、戴爾、任天堂、索尼等電子巨頭,都是富士康的客戶。 “客戶至上”理念在富士康體現得淋漓盡致。為了開拓美國市場,郭臺銘曾在大雨中苦等客戶4小時之久;為了跟大廠商做生意,他曾住過12美元一天的汽車旅館。 可惜的是,與多數將人才擺在第一位的IT企業不同,富士康并不重視人才,在郭臺銘看來,“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這一思路讓富士康在品牌與技術上雙雙缺失。雖然“富士康集團”被改名為“富士康科技集團”,但這并未帶來實質的改變,直到今天,富士康依然在做最底層的代工。 漫漫遷徙路 從2008年1月1日起,中國實行兩稅并軌,內外資企業統一實行25%的所得稅稅率。自那以后,富士康在與國內代工企業比亞迪的競爭中優勢盡失。與此同時,新《勞動合同法》的頒布,也給富士康沉重一擊。強制性的“三險一金”,以及更高的違法成本,成了懸在富士康頭上的一把利劍。 2010年,富士康凈虧損達2.183億美元。富士康董事長陳偉良將虧損主因歸于成本增加等原因。富士康發生多起員工自殺事件后,公司不得不先后兩次提高員工薪資。2010年6月6日,富士康調高了深圳廠區生產線員工的薪酬,將考核合格的一線員工月基本工資由1200元調至2000元,升幅達66%。這已是富士康5天內第二次加薪,在之前的6月1日,作業員工資被提高了300元。 一直以來,為降低成本,富士康就像一只遷徙的候鳥,不斷追逐水草肥美的“成本洼地”。哪里成本更低,哪里給予的政策優惠更多,就奔向哪里。跳樓事件頻發后,富士康進一步加大了遷徙力度,試圖尋找勞動力成本更低廉的地區發展。這幾年,隨著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的改善,富士康從沿海轉向以重慶、成都、鄭州為代表的中西部地區。 《IT時代周刊》獲悉,早在2007年,鄭州市政府就由市長親自掛帥,抽調專門人員組成領導小組,對富士康大展“追求”攻勢。但那時的郭臺銘正春風得意,對鄭州拋來的“繡球”遲遲不接,用河南省商務廳一位官員的話說——當時富士康對鄭州沒興趣。 轉折出現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富士康訂單量大幅下降,與此同時,在擁有80萬員工的深圳,工資本就相對較高的工人表現出強烈的漲薪意愿,再加上短時間內連續發生10余起跳樓事件,富士康不堪重負。為緩解成本壓力,郭臺銘終于決定將生產基地內遷,鄭州與成都進入其布局版圖。2010年5月底,深圳富士康宣布暫停招工,郭臺銘現身員工食堂,勸勵大家轉戰內地工廠。此時,武漢、衡陽等地政府也紛紛向富士康伸出橄欖枝。知情者稱,郭臺銘選址就像挑媳婦一樣苛刻,誰給的嫁妝豐厚就選誰。 不過,在王格選看來,這種轉移不可能持續太久,原因是傳統代工利潤下滑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內地工資漲幅也將進一步加大,而且內地物流成本較高,產業鏈配套并不成熟。 “沿海與內陸的工資差距,確實可以為富士康減少人均用工成本。”有人力資源專家對《IT時代周刊》表示,“但員工工資水平上的差異,往往會被內地政府機關辦事的低效率抵消?!? 更令人擔憂的是,富士康在成都、鄭州的園區是倉促建成的,配套不完善,安全隱患很大。日前,在鄭州園區,就爆出因高溫斷電、斷水導致車間過熱而使員工休克的消息。鄭州航空港區IT產業園對此解釋稱:因為項目時間緊,工程量大,施工單位多,所以不能正常供水、供電。 而剛剛遷入的富士康成都工廠,今年5月20日晚發生強烈爆炸,造成3人死亡,10余人受傷,釀成富士康史上最嚴重的事故。這也是忙于趕工、倉促上馬的惡果。該工廠僅用了兩個半月時間準備,就匆忙投產,計劃生產全球2/3以上的iPad。這個剛剛建成不久的新廠區,容納了近3萬名員工。 據調查,此次重大事故是拋光車間的收塵風管可燃粉塵意外爆炸所引發。如果不是發生在交接班期間,這起爆炸還可能導致更多人員傷亡。這些惡性事件的頻繁發生,已經影響到客戶對代工廠的選擇——尤其是蘋果這樣的優質客戶。 第二章 代工者的尷尬 富士康的營業收入曾經連續多年保持50%以上的增速。郭臺銘信誓旦旦地表示,“我們永遠不會做品牌”。他說這句話是想讓IT巨頭們放心——富士康不會跟它們搶飯碗。但吊在代工這棵樹上,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品牌,讓富士康無法切入新領域,很快就老態畢現。競爭對手比亞迪的挖角與搶單,仁寶、和碩的崛起與攪局,讓它身陷重圍;電子產品代工行業自身毛利急劇下滑以及用工成本的不斷飆升,更讓其難以招架。 抱殘守缺路難行 對員工的長期掠奪,成就了富士康。但也正是這種對低成本人工的高度依賴,使其目光短淺,安于現狀,在創新道路上踟躕不前。近幾年,其創新乏力的弊端終于顯現。 富士康今天的窘境,與郭臺銘經營哲學中的短視理念分不開。在上世紀90年代,代工筆記本電腦的毛利率約為20%;21世紀初,毛利率在10%左右;但今天,毛利率僅2%左右。代工毛利的直線下降,讓富士康措手不及,只能企圖憑規模取勝。 同為代工企業,全球第二大代工廠商偉創力也一度面臨著跟競爭對手富士康一樣的問題,但在經歷多年巨額虧損后,它果斷走向轉型之路,并由此迎來新生。偉創力醫療中國區營運副總裁孔嘉明告訴《IT時代周刊》,傳統的電子產品代工不賺錢,因為行業競爭過于激烈。偉創力從2010年開始調整重心,將主攻方向轉到醫療設備、新能源產品的代工上。目前,偉創力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設備代工廠商。 偉創力深圳福永廠區生產設備廠長黃富坤也認為,消費電子產品留給渠道和生產兩個環節的利潤越來越低,那種企圖拼規模的運營模式,不僅會違背職業道德,而且其結果必定是死路一條。基于此,偉創力果斷地對訂單數量最多的筆記本、PC、手機等事業群進行了重新整合。 轉型的不只是偉創力。臺灣手機廠商宏達電曾經就是代工廠商,現在已經成為知名的手機廠商,在智能手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深圳一家手機廠商的執行副總裁告訴《IT時代周刊》,富士康過去也想進軍手機行業,但考慮到風險一直猶豫不定。一個品牌成長需要很長的時間,花費巨大,還不能保證成功。而富士康最大的擔心是,自己貿然進軍電子產品會導致現有客戶反目,可能會得不償失。 面對行業整體困境,富士康選擇了固執地守在原有領地,以致越走越艱難。但在今天,對富士康而言,謹慎固然必要,轉型卻更顯急迫。 受制于人 去年iPad上市熱銷時,市場調研機構iSuppli曾對售價499美元的iPad進行成本核算,發現付給代工廠商的每臺iPad組裝費僅為11.2美元。 由于處于產業鏈的最底端,富士康處處受制于人。大客戶為了在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會把成本賬算得一清二楚。像蘋果、諾基亞這些客戶,它們對原材料及其選用的品牌均有指定,比如,代工蘋果的iPhone,所有的成本都已由蘋果事先列出清單,連耗材比例都有明確規定,而材料價格也早就由蘋果和供貨商談好。 這樣一來,富士康所能做的,就是純粹的來料加工。此外,客戶對代工廠商后續相關的物流、維修、培訓以及機器折舊等,都有成本核算?!耙霃脑牧檄h節上擠出利潤幾無可能,唯一的彈性空間就是人力成本?!狈治鋈耸空J為,富士康要想創造更多的利潤,只能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成本。作為一家全球500強企業,富士康薪資水平在行業內一直較低,工人要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資,只能通過長時間的加班加點才能實現。而富士康發生的一系列工人跳樓自殺事件,就反映了工人對長期低工資和機械重復勞作的絕望。 而為了爭奪優質客戶,包括富士康在內的數家排名靠前的代工廠商,幾乎是寸利必爭,錙銖必奪。據偉創力透露,在低門檻的電子產品代工行業,價格已成輸贏的決定因素。規模大的代工企業,為了遏制競爭對手,甚至不惜虧本接單,富士康就是這樣。 郭臺銘曾公開承認,富士康的代工凈利潤率只有2.7%(代工蘋果的利潤率稍高,大約為5%)。如果不是各級地方政府給出優惠政策,微薄的代工利潤幾乎難以維持富士康龐大機體的運轉。 不過,即便是蘋果的肉也不好吃。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為了防止走漏消息,一般會在生產前最后一周才下訂單,這給富士康造成了非常大的交貨壓力。訂單一下,富士康產品線的員工就必須趕工,如果出了差錯,相關人員都會受罰。壓力一層層向下傳遞,最終落在流水線工人的頭上。 客戶牽制力 “富士康那一點所謂的知識產權,根本微不足道,它飯碗里盛的都是客戶吃剩下的殘渣。”王格選認為,客戶自然不希望富士康一家獨大。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是,幾年前,富士康的客戶就花精力培植其對手比亞迪,甚至百般挑撥二者間的關系。 而深圳一家手機廠商的產品經理對《IT時代周刊》表示,在客戶的精心培植下,同樣一個產品,比亞迪的制造成本要低20%左右。價格優勢讓比亞迪獲得了眾多手機廠商的青睞。現在,它是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松下等廠家的主要供應商。而一些手機企業也有意扶持比亞迪,以此牽制富士康,鞏固自己的定價權。 蘋果掀起的消費電子革命,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代工產業的格局,那些沒有蘋果訂單的代工廠商日子非常難過。目前,蘋果的產品利潤率超過50%,今年第一季度,蘋果僅憑一款iPhone手機所得的利潤,就占行業總利潤的57%。 富士康近年來負面消息不斷,已經影響了IT巨頭對它的選擇。有媒體將富士康的“殘忍”遷怒于蘋果,這讓蘋果也開始尋求多家供應商,以降低對富士康的依賴程度。 在層出不窮的富士康競爭者中,和碩科技最近上升勢頭迅猛,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極有可能撼動富士康作為蘋果第一大供應商的地位。 一開始,和碩科技與蘋果的接觸并不順利,因為富士康的設備是全球代工廠商中最為先進的,交貨也較準時。但去年富士康出現“連環跳”后,和碩科技堅持不懈的游說終于見到了效果——它直陳富士康的產品線難以滿足蘋果iPhone與iPad的強勁增長需求,指出富士康只能靠員工持續高強度加班才能交貨。為了拿下蘋果產品訂單,和碩科技還承諾給蘋果最優惠的價格,并為其專門招聘員工。 7月末,美國一家知名科技博客網站透露,和碩科技已戰勝富士康,贏得了蘋果iPad3的合同。如果這一消息屬實,這將是和碩科技繼獲得蘋果1500萬部CDMA版iPhone訂單后,再次從富士康手里搶得訂單。而在去年,代工廠商廣達來自蘋果訂單的營收也大增,已占公司總營收的30%。 對富士康造成威脅的代工企業越來越多,而富士康另一個危機是,諾基亞等大客戶業績出現了大幅滑坡。7月21日,諾基亞公布2011年第二季度財報,期內手機出貨量為8850萬部,同比下降20%,環比下降18%。這一季度的凈營收為131.96億美元,凈虧損5.24億美元。 為阻止局勢惡化,諾基亞正在加強成本控制,這對富士康十分不利——如果有其他代工企業跟富士康搶訂單,諾基亞完全有可能掉轉方向。一位代理手機烤漆業務的知情人士向《IT時代周刊》透露,諾基亞現在的產品利潤微薄,對材料的選用已經不如之前那么講究,價格成了最重要的參考因素。 第三章 笨重的轉型 這些年,中國勞動力供求格局大變,“用工荒”演變為常態,富士康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優勢喪失殆盡。 作為一家IT代工企業,1988年進入大陸的富士康,最大的優勢在于制造成本低。不過現在,富士康已經吃光人口紅利,而且,新一代農民工也對富士康的高強度工作極不適應。在這一背景之下,讓機器人替代人工勞動的舉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寄望機器人 郭臺銘表示,富士康將加快轉型步伐,未來,簡單重復的低技術含量工作,將由機器人代替人工去做。 目前,富士康有近120萬名員工和1萬臺機器人,后者主要用于噴涂、焊接、裝配等工序。 “機器人的特長在于自動化、標準化與精密化。在特定的工序環節,機器人比人工更具優勢?!濒吣洗髮W經濟學系主任劉金山認為,富士康此次轉型,旨在使其在人口紅利消退時,保持生產和競爭優勢。 不過,富士康大量啟用機器人,可能會遭到各地政府的反對。一些內陸城市為了招商引資,筑巢引鳳,給了富士康很多優惠待遇,不僅是為了搞活當地經濟,也是為緩解巨大的就業壓力。機器人取代工人,將導致大量員工丟掉飯碗,這明顯有違地方政府的初衷。 記者從富士康一位負責機器操作的員工那里了解到,采用機器人成本頗高,100萬臺機器人就需投入300億元人民幣,這對利潤微薄的富士康而言,是十分巨大的數字。目前來看,富士康還深陷虧損,而且在資本市場表現也很糟糕,這一計劃能否順利實施,需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中國勞動力市場研究所所長黃任民認為,以機器人替代人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目前在歐美發達國家,機器人也并未得到普及,因為機器人過于昂貴,而技術更新換代又很快。另外,即便采用機器人也并不能一勞永逸,還需要龐大的技術人員和資金去操作和維護,這筆支出不可小覷。 況且,電子產品代工企業的很多工序是機器人不能完成的。如iPhone手機的外殼拋光工藝,機器人就無能為力。拋光車間工人的操作十分辛苦,很多員工的手上滿是磨出的血泡。 一家代工企業的大陸營運副總裁對記者表示,郭臺銘宣布“100萬機器人”計劃別有用意。目前,富士康正陷入四面楚歌,提出新計劃不但可提振資本市場上投資者的信心,同時也可向優質客戶釋放利好信號。不論最終是否實施到位,“作秀”目的已經達到。而機器人戰略一旦如期實現,就可憑成本優勢倒逼對手。 上述人士認為,郭臺銘讓機器人上陣這一招挺狠,其目的是增強富士康在勞動力市場的議價能力。 船大難掉頭 在今年的公司股東會上,郭臺銘竭力聲稱富士康已不再是傳統的代工企業,而是高科技制造企業,其轉型之意十分明顯?!凹瘓F一定會全力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同時為員工創造更優質的工作環境和更豐富的業余生活?!痹?月29日的舞會上,郭臺銘也如此表白。 但富士康的前路不會順暢。 偉創力醫療中國區營運副總裁孔嘉明告訴記者,電子產品的生命期較短,比如一款手機,在市場上只會流通幾個月。但其他一些產品就不同,比如醫療產品,生產周期較長,售賣期可能長達七八年之久。電子產品代工企業如果要做這方面的轉型,必然要經歷斷臂之痛。 去年11月,富士康聯手麥德龍啟動喧囂一時的“萬馬奔騰”計劃,意圖向國美、蘇寧等傳統連鎖巨頭發起挑戰。郭臺銘希望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在中國開設10000家3C及家電零售店,將觸角覆蓋到三線城市。為此,凡工作滿5年的員工,都有機會獲得公司近40萬元的創業貸款。 然而,大半年過去了,富士康布局家電連鎖賣場的牛皮高調已經銷聲匿跡。有行業分析師認為,富士康只是精通代工,布局賣場成本巨大,前有國美、蘇寧雙巨頭把守,后有無處不在的電子商務,富士康在此已無空間。 郭臺銘的右手戴有一串念珠,這是他從一處成吉思汗廟中求來的。他篤信“英雄造時勢”,卻也許忘了另一句格言,“時勢造英雄?!?BR> 今天,盡管富士康想在多路徑發力,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轉型需要時間,更需要眼光和膽識。正如郭臺銘所說,接下來的十年才是真正考驗富士康的時候。 該文章在 2011/8/30 11:47:48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