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晴模切ERP]財務會計基礎(1):基本概念
當前位置:點晴教程→點晴ERP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 財務管理 』
筆者在解析SAP財務業務藍圖的過程中,感覺財務會計基礎知識尤為重要,財務會計是ERP乃至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故此決定開始插入財務會計基礎知識的學習整理(待完成后繼續SAP的內容),其學習依據是《財務會計基礎》(主編:黃賢明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感興趣讀者可以閱讀原著,也可跟著筆者逐步學習研究。
|
會計要素 | 定義 | 內容 | 備注 |
資產 | 企業過程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 流動資產(可在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內消耗或變現):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其它流程資產。 非流動資產(不可在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內消耗或變現):長期股權投資、持有至到期的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無形資產、開發支出、其它非流動資產。 | 應收是未收付實現但已發生權責轉移的資產,預付款屬于保證金,未發生權責轉移。(見會計基礎基本概念)。 工程物資、在建工程、開發支出都將在項目結束后轉化為資產價值的一部分。 |
負債 | 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 流動負債(將在一年內或一個營業周期內償完):短期借款、應付款項、應付薪酬、應交稅費、應付股利或利潤、其它應付、預收賬款。 非流動負債(超過一年內或一個營業周期內償完):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預計負債。 | 預收款屬于負債(對應資產中的預付款)。 預計負債是基于當前已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將產生或很可能產生的負債(歸入非流動性負債)。 |
所有者權益 | 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 實收資本或股本(包括貨幣形態、和非貨幣形態)、資本公積(如資本溢價)、盈余公積(從凈利潤提取)、未分配利潤。 | 資本公積和盈余公積可按照法定程序轉為資本金(實收資本)。 |
收入 | 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 銷售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資產使用權收入。 | |
費用 | 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 經營業務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 | |
利潤 | 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前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 營業利潤。 |
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會計要素)進一步細分產生的會計核算項目(科目體系的詳細內容見后續篇目)。
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
會計等式表現了經濟活動中的會計要素的規律性關系,是會計客戶設置、復式記賬和財務報表編制的理論基礎(詳細內容見后續篇目)。
借貸記賬法
是目前通行的記賬方法,基于復式記賬原理(詳細內容見后續篇目)。
會計基礎
又稱為記賬基礎,是指企業確定收入和費用等歸屬期間的依據和標準,有兩種: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前者以應收應付為標準,后者以現金實際收付為標志,按我國會計準則要求,前者用于經營性業務,后者用于非經營性業務。
會計準則
國家制定的會計基本準則(如《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用于規定我國會計管理的基本原則和制度。
閱讀原文: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