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軟件的生產模式(轉載)
重溫erp的生產計劃部分,通常把生產流程劃分為連續型生產、重復性生產、基于庫存的生產、基于訂單的裝配和基于訂單的設計,盡管不是很嚴格的定義,卻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歸類。[br][br] 聯想起管理軟件的生產問題,較之it技術的飛速發展,其生產率并沒有顯著的提升。企業對信息化的渴求與管理軟件實施與服務成本的居高不下,是目前這個市場最為突出的矛盾。也許也可以對管理軟件的生產問題先歸歸類,以便更好地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br][br][br][b]一、標準產品模式[/b][br][br] 搞一個產品到處買,是最為理想的方式。數據庫、office等軟件就是這樣成就了oracle、microsoft。在企業應用領域,cad、辦公oa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標準化。但最突出的是財務軟件,用友、金蝶已成為一個經典范例。[br][br] 當然,管理領域是如此復雜,差異化是如此豐富,這種標準產品模式已經是可遇不可求了。[br][br][br][b]二、完全項目模式[/b][br][br] 國內很多中小軟件公司都是靠這種方式生存的。沒有什么產品積累,搞一大幫開發人員,從零開始為用戶定制開發企業應用。對用戶而言,這個可是最徹底的量體裁衣。[br][br] 但這并非說明用戶的業務就真的這么特殊,軟件開發商也并非自覺地地專注于一個細分的市場。就國內而言,這種情況是管理軟件的起步階段,低水平建設的標志。實際上,考慮到it人員的高流動頻率,此類軟件開發商大多處于低水平重復的惡性循環,也不大可能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br][br][br] 以上二種方式實際上是二個極端,一個完全標準化,一個完全定制化。在管理軟件市場的起步階段,這二種方式占據主流的位置。隨著市場的逐步成熟,這二種方式也逐步被邊緣化了。預計今后只有在特定的細分市場,這二種方式才會被繼續采用。[br][br][br][b]三、二次開發模式[/b][br][br] 一個完全項目模式的開發商,在多個案例中可以歸納出項目的許多共性,于是一種產品原型便提煉了出來。在這個基礎上,再給客戶作定制開發,開發效率無疑會大幅提升。這種二次開發模式于是便成為管理軟件的主流開發模式。[br][br] 過去搞標準產品的開發商,如用友、金蝶,在向erp進軍的過程中,也紛紛采用這種通用模式。往往是先通過完全項目模式搞點積累,然后采用二次開發模式迅速打開市場。[br][br][br][b]四、參數配置模式[/b][br][br] 如果每個客戶項目都需要派大批軟件工程師進行二次開發,對于一個管理軟件供應商而言,這種人力成本依然很高。具有豐富業務積累的供應商便需要考慮,如果事先把各種業務需求都預制在產品中,通過參數開關,實現對客戶的個性化配置,這樣便可以大大節省二次開發的成本。[br][br] 當然,做到這一點,需要很大的投入。首先是,需要以豐富的業務積累為前提;其次,產品研發的難度很大,需要強有力的研發力量。[br][br] 所以,目前也只有sap在這方面做得較好。oracle雖然也可以進行大量配置來個性化,但許多時候,還是要進行二次開發。用友和金蝶就更遜一些了。[br][br] 二次開發和參數配置是目前的主流模式。管理軟件商大都同時采用這二種方式來提供解決方案。而且,一個趨勢是,隨著產品研發的不斷深入,大多強化業務積累和配置,減少二次開發的工作量。[br][br] 但就sap而言,雖然把參數配置模式發揮到及至,但其產品的復雜性和高昂的實施和維護成本,已經令客戶不堪重負。解決方案的敏捷性便成了一個突出的問題。 [br][br][br][b]五、構件裝配模式[/b][br][br] 構件裝配的思想顯然是受制造業的啟迪。這個思想已經提出很久了,構件技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現有的管理軟件產品,無疑也大量使用了構件技術。但是,很難說,時下的那種管理軟件采用了構件裝配模式。[br][br] 以delphi這種工具為代表的事件驅動開發,把構件技術首先用在表示層,大大提升了桌面應用的開發效率。ejb把構件技術成功地推廣到中間服務層,充分體現了構件技術的威力。但這些技術型構件的積累,主要是對軟件開發的效率有很大提升,關管理軟件什么事?管理軟件更關注業務的敏捷性。[br][br] 于是,構件平臺出現了。不僅是積累各種技術性構件,更主要的是積累豐富的業務構件,以實現對管理軟件的快速裝配。這種平臺,目前在一些行業應用中得到了初步的展示。但是,它似乎更多地是同二次開發模式競爭。[br][br] 實際上,正如我在以前的隨筆里倡導的商業對象的去對象化,業務構件的積累則是典型的商業對象的對象化,其困難我以前的隨筆已有說明。[br][br][br][b]六、模型驅動模式[/b][br][br] 這個思想也很早就出現了。只是那時多用一個技術術語:代碼生成器。也就是說,通過圖示表達自動生成程序應用。如今的技術有了很大發展,這個思路也就有了大展身手的舞臺。omg搞的受到ibm等大企業推崇的mda,就是如今正熱門的模型驅動模式。[br][br] 模型驅動的基本思想是,把復雜的業務描述為一個平臺無關的模型,再自動轉換為軟件代碼,生成應用。這個思路可以說直指參數配置模式。無需研發成本高昂、復雜龐大、包羅萬象的可以進行強大配置的erp產品,完全可以根據業務變化隨時快速生成一個新的應用,能更好地適應業務的敏捷性。kcom 商業工程企業應用平臺就是這方面的一個代表性的產品。[br][br] 以上,大致列出了6種管理軟件的生產模式。如果非要給出一個演化序列,大致可以說,標準產品模式和完全項目模式為第一代,二次開發模式和參數配置模式為第二代,構件裝配和模型驅動為第三代。目前的管理軟件生產模式以第二代為主,但已經開始逐步向第三代演化了。[br][br] 我個人的看法是,第三代模式將會以模型驅動為主導,構件裝配將會隱退致幕后。這并不是說,構件技術被淘汰了。而是說,構件始終是技術構件。所謂業務構件,也仍然是程序代碼段,積累再多,也不能有效應對業務敏捷變化。不如直接從業務模型自動生成應用來得快捷。
該文章在 2010/5/12 23:42:02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