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名詞)1.由“物”+“互聯網”組成的詞匯。2.物與物通過互聯網相連的網絡。3.未來趨勢。
1926年,科學家兼全能天才尼古拉·特斯拉做過一個預測。“當無線網絡完善之時,”他思考道,“整個世界將變成一個巨型大腦,所有的一切都將是真實而有節奏感的整體中的一部分。”他的預測在2008年成為了現實。在這一年,連入互聯網的物體首次超過了地球上的人口總數。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但僅僅只是個開始。
網絡巨頭思科預估,到2020年,世界上將有500億個與互聯網相連的物體與我們進行對話及彼此對話。那么,這給互聯網錦上添花的玩意兒叫什么呢?我們管它叫“物的互聯網”,或者“物聯網”。它可能是蒂姆·伯納斯—李爵士發明萬維網以來技術界最轟動的新聞了。和我們一起開始探尋物聯網的旅程吧:它是什么,它是怎么回事,將向何方發展,以及如何把它帶回家里,充滿極客風格的結果,一定會讓你滿意而歸……
每一天,互聯網接收傳送3000億封郵件,向YouTube上傳35,000部電影并支持22.7億人的日常網絡生活。互聯網相當忙碌。盡管如此,我們只不過站在互聯網大爆炸的開端而已。
事出有因。以上列舉的實例,或多或少都和我們自身有關——我們輸入信息,我們上傳視頻,我們在社交網絡里相談甚歡。
這種因人而成的互聯網忙碌景象卻正在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的喋喋不休將會被帶有傳感器的機器和物體之間的對話所代替。整個物理世界都會和互聯網綁定在一起。和你的FaceBook好友不同,它的目的單一而明確,那就是減少人們生活的煩惱,讓人類更加輕松自如地生活。我們期盼著物聯網的到來。
物聯網的由來
“物的互聯網”聽上去很具有未來感,但實際并不是什么新東西。發明狂人尼古拉·特斯拉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預測過它的出現。20世紀90年代,施樂公司著名科學家馬克·維瑟就提出了“普適計算”的崛起。“普適計算就是虛擬現實的反面,”他解釋說,“當虛擬現實把人們置于計算機構成的世界中時,普適計算卻迫使計算機與人類在現實世界中共存。”
在56K調制解調器的年代,以上大膽的預測不可能成為現實,經過最近兩次技術革命浪潮的洗禮,物聯網終于在今天翻開了嶄新的一頁。2010年2月,我們已經用盡了IP地址,但一個帶著更長URL的全新互聯網協議誕生了,那就是IPv6。它擁有340 undecillion個地址。數量多到足以給地球上每一個原子分配一個單獨的互聯網地址。試試在IPv6上搶注域名吧。
此外,便宜、智能的傳感器以及壽命更長的芯片,如ARM的Flycatcher也是物聯網得以發展的關鍵。想想好奇號火星探測器上綁定的RAD750 PowerPC微處理器,你手機中的處理器比它功能強大10倍,但RAD750 PowerPC能經受高能量的宇宙射線和長達15年的太空任務帶來的挑戰。相比之下,地球上使用的傳感器和芯片要完成的任務就簡單多了。這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零件可能很便宜,使用壽命長,但我們如何驅動構成物聯網所需的數百萬件零部件呢?
物聯網的動力
2012年5月,韓國高級科技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找到了答案。他們宣布研制成了一個簡單、低成本的納米發電機,可以將振動和機械力,如風力和海浪運動轉換成電流。佐治亞理工學院的首席科學家王中林也正在研發納米發電機,他相信這項革命性的技術將成為物聯網的動力。“(它們)正準備改變人們的生活,”他說,“只有人們想不到的,而沒有物聯網做不到的。”當“物”和“互聯網”碰撞出火花時,會產生很多科技世界無法想象的東西。2006年以來,Nike+一直通過互聯網連接的傳感器讓運動鞋和網絡連接在一起。Withings于2009年首次推出家用健康小設備,并利用簡單的傳感器和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連接在一起。同年出現的Berg Little Printer打印機是物聯網完美實現的一個例子,它以聯網打印機的形式,接受信息反饋,熱敏打印出小塊的最新信息。
物聯網之年
下一期《Stuff》很可能會將2012年看作是物聯網在人們生活中大放異彩的一年。
相關產品無處不在:Evernote的Smart Book和紙質筆記本商Moleskine合作,用戶可以利用應用程序掃描紙張上可識別的文本內容,然后直接上傳到Evernote賬戶上。Insteon Light燈泡可通過網絡直接和你的智能手機相連。像Mavia、Green Goose和Belkin Wemo等這些家庭自動化系統可以讓用戶輕松和幾乎所有物體“交流”。
這種套裝打包技術并非物聯網用于日常生活的唯一方式。Kickstarter項目Twine是裝有傳感器的盒子,它們能將家用電器和云服務相連,由你自己定制功能,比如:“洗衣機洗好衣服后請發我一條微博”。更多DIY產品,可利用Arduino微控制器或Electric Imp,后者是SD卡形狀、支持Wi-Fi的芯片,很方便實現物聯功能。
物聯網的一天
這僅僅是開始。等物聯網成熟后,人們家中的每一件東西都可以相互交流,建立ad hoc網絡并能自動報錯。
理想并真實的場景是這樣的:你的日程表和鬧鐘同步,提醒你何時必須去上班。
鬧鐘能查詢天氣和交通情況,確定你的安排是否可能被推遲,并做出及時調整,與先前可穿戴傳感器記錄的起床時間核對無誤。此外它還會自動啟動淋浴器和咖啡機。如果外面天氣很冷,還會吩咐汽車給擋風玻璃除霜。
再看得遠一點,像Google眼鏡等可穿戴配件,讓你可以通過身上的聯網設備以虛擬現實的方式獲取信息。你只要抬頭就能在眼鏡里看到相關信息。數以百萬計的傳感器獲取的數據將允許個人和組織去發現和充分利用,而在此之前,網絡連接上的大量傳感器數據,也就是“大數據”,只有大型公司才可能加以利用。
未來趨勢
隨著智能家居在城市級的范圍內不斷復制,物聯網的影響力正在滲透到更加廣大的范圍。在里約熱內盧,IBM和思科公司正在建設一個擁有大型基礎設施的物聯網城市。2010年,這兩家公司創建了獨立的城市Operations Centre,將里約的公共事業、交通管理系統和緊急服務中心統統納入該中心。這一基礎設施擁有300塊LCD顯示屏用于接收通過450個攝像頭、3臺直升機和10000多輛汽車反饋回來的信息。天氣信息以及疫情爆發、自然災害防治和犯罪數據都會反饋到這個系統中。
包括能源、教育、衛生、交通、旅游和住房部門在內的幾乎所有市政部門都會利用這個操控中心。除了政府官員能使用這些相關信息外——假使僅限于此,那就太像《1984》的老大哥了,里約的普通居民也可以下載利用這些數據的應用程序,或者通過網絡查詢警示信息。
里約的做法僅僅是個開始。大量的接入互聯網的物體還大大增加了自動化的機會:比如,在未來的智能城市里,可以派出帶傳感器的機器人去修理受損的道路、清理泄露的石油或者在雪天里撒鹽清路。公交和計程車能直接被派到繁忙地段,而當傳感器預測到即將發生的問題時,還能提前預警警察和醫療服務人員。
危險的一面
警察已經開始利用物聯網打擊犯罪了,聽上去很像《少數派報告》里的情節吧。洛杉磯一家名為PredPol的公司基于地震后預測余震的原理,推出了一個犯罪活動預測平臺,根據某一地區過往的犯罪活動統計數據,計算出某地發生犯罪的概率。PredPol表示,應用該系統的地區罪案率下降了36%。你現在可以想象一下警察們穿著帶有傳感器的警服,并利用傳感器進行數據流分析和應用的情景。
當然,雖然我們周圍的設備和物體能夠連入網絡,但并不意味著你應該這么做。和我們一樣喜歡思考的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讓身邊的物體“有思想”,但科幻小說也不止一次地描繪過這樣做的結果有多可怕——絕不僅僅是一個殺人的HAL9000,沒那么夸張,但足以讓人揪心。
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我們每天都會覺得煩躁。想想《星級旅游指南》里天狼星控制論公司設計的那具有人類智慧的門是怎么把事情搞砸的吧。同樣,我們千萬不能讓未來家中的廚房用具走偏,變成紅矮星上喋喋不休的烤面包機,否則你一片面包也吃不上,只能聽它叨叨關于面包片的各種話題。
安全防范
更嚴肅地講,確保物聯網時代家庭和城市的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比如,黑客們已經盯上了能源智能設備,這種設備是目前物聯網應用于現實的主流產品之一,可以和我們的家庭、汽車甚至整座城市相連接,對好奇和邪惡的黑客們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比如英國天然氣公司推出的遠程暖氣控制系統雖然讓與之相連的家庭生活更加便捷,但極有可能通過電力或傳輸系統引發大規模的事故。就在2009年,安全咨詢公司IOActive發現智能電網設備存在安全隱患,存在一些能被黑客利用的安全漏洞,黑客可以控制或切斷電網。如果未來大范圍運用智能電網,黑客攻擊可致使整個國家陷入一片漆黑。2010年人們被Stuxnet嚇得夠嗆,這種蠕蟲病毒專門攻擊伊朗核電站內特定的組件。而且隨著自動化和物聯網的發展,此類安全問題將無法避免。所以,物聯網將所有數據都暴露在公眾面前,一方面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另一方面也帶來了甚至能讓馬克·扎克伯格抓狂的隱私問題。
新物聯網時代
那么,物聯網是否也會像互聯網一樣崛起并占據主導地位呢?嗯,你不應該問“是否”,而應該問“何時”。大公司、創業公司和發明家們都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物聯網領域,急切地想讓物體上網并和人對話。很快,從前默不作聲的物體將“張開大嘴”和我們對話,這種感覺非常奇怪,就跟14年以前,我們首次在諾基亞3310手機上打《貪吃蛇2》的時候一樣讓人驚詫不已。過不了多久,你的智能手機就能和你所居住的房子對話,和你所居住的城市進行交流,和你本人對話。物聯網已經按響了門鈴——趕緊開門迎接它吧。(完)
該文章在 2012/12/9 15:01:45 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