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棱鏡門時代管理軟件選型優選國產
日前,海比研究發布了《從棱鏡門看國外軟硬件產品可替代性研究》的報告。在報告中,詳細闡述了棱鏡門對中國企業帶來的信息安全影響,以及國外軟硬件產品的可替代性狀況,給企業的信息化選型提供了參考依據。 棱鏡門已經持續發酵了近兩個月,人們對“棱鏡門”的討論仍在持續,并由此引發了一場關于管理軟件選型的大討論。事實上,在多年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歷程中,關于管理軟件選型的爭論從未停止,只不過,“棱鏡門”讓這一討論結果有了新的傾向:在同等條件下優選國產管理軟件。 據了解,在某軍工企業進行企業信息化選型時,國產管理軟件首先進入這家企業的視野。在談及這一點時,該企業的CIO毫不諱言道:“在選國產軟件還是國外軟件的問題上,我們根本沒做任何爭論,肯定是選國產。這主要是企業的性質決定的。” - 不久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李國杰在公開場合表示,美國“棱鏡”計劃給國家信息安全敲響了警鐘,政府應該對國產廠商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統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對國外公司建立嚴格的審查機制和市場準入制度。 而另外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多年來一直為整個中國信息產業及國家自主創新奔走呼吁、搖旗吶喊。談及企業信息化的選型,倪光南表示,國產軟硬件大多已能實用,性價比高,但是許多中國的企業和組織不缺錢,采購幾十億的跨國公司產品毫不心疼,用價格低的國產軟硬件反而覺得“掉了身價”,還怕出問題要負責任。 正如倪光南院士所說,過去大型企業CIO面臨一個非常大的選型責任風險:如果產品選擇不當,這意味信息化的項目可能因此而失敗。很多產品選型負責人為避免自己受選型風險困擾,往往簡單化地采用選擇全球品牌最好、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產品。但棱鏡門的曝光,則讓這種選型風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選擇全球最好的國外產品,有可能會背上信息安全泄漏的責任。 日前,由海比研究發布的《從棱鏡門看國外軟硬件產品可替代性研究》報告顯示,在棱鏡計劃曝光之前,大型企業CIO在產品選型時,95%的大型企業在選擇IT產品時默認品牌傾向是國外品牌。但棱鏡門改變了他們的想法,如今有80%的大型企業CIO表示,他們愿意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設中,在IT產品選型時同等甚至優先考慮國產產品。 海比研究認為,大型企業的CIO們可以大大方方地選擇國產IT產品。一方面是因為信息安全有保障,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國產產品已具備可替代性。 對于大型企業非常需要的統一信息化平臺軟件,國外主要有IBM、微軟、Oracle、SAP等公司產品,國內則主要有用友、東軟、普元等公司的產品。其中,用友UAP是企業和公共組織所需要的一體化平臺,可有效地幫助企業成為平臺化企業,通過平臺的實時性及敏捷應變能力,幫助企業在全球競爭中贏得先機。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有效保障企業信息系統的安全性。 而在企業管理軟件領域,不管是在技術架構上,還是在產品功能上,當今企業95%的管理軟件應用場景中,以用友為代表的國內管理軟件廠商可以完全替代以SAP為代表的國外管理軟件。目前,中國高端管理軟件用友NC已經在超過8000家大型企業中得到應用,中國企業500強中60%的企業選擇了用友NC。 在談及選SAP還是選用友NC這個問題時,一個大型企業的CIO表示,用友NC使用簡單、實施靈活,而且本地化程度高,用友公司還會幫助客戶承擔實施和定制ERP項目,因此更能滿足中國企業的個性化需求,更好地發揮ERP軟件的作用;而在成本投入上,不管是軟件授權費用,還是后續的實施服務等,用友NC的價格都比SAP要低的多。 目前,有確切消息顯示,棱鏡門事件爆發后,包括工信部、公安部在內的多個部委都曾廣泛邀請本土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參加各類座談及調研活動。與此同時,部分國有企業和政府機構已經開始將一些涉及核心業務的信息系統替換成國產產品。 該文章在 2013/8/30 16:06:30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