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點晴ERP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 財務管理 』
本版文數:487 今日文數:352
|
財務預算是一系列專門反映企業未來一定期限內預計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收支等價值指標的各種預算的總稱。本文詳細介紹了財務預算的50個原則。1、預算是基于過程控制的管理,企業效益全靠對經營過程資源投入的控制。2、預算以業務過程及其控制為核心,這與傳統預算有本質的區別。3、現代預算管理控制更強調預算的動態性和組織目標的...
![]() |
一:引子在聊了相關成本核算知識的情況下,劉貝信心滿滿,感覺自己馬上就可以起飛了,迫切的想直接操作成本核算。但是,在李經理看來,劉貝還是剛學會走,離獨當一面操作成本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劉貝近幾天看了公司的財務制度,但是一直想看的成本核算制度沒有找到。劉貝的意思是通過查看核算制度,進一步的了解成本核算。劉貝向李經理詢問是否...
![]() |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制造業成本會計,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直接人工如何分攤最合理?一、背景介紹首先,我們要明確什么是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參與產品生產的工人的工資、福利、津貼等支出。這些工人可能是生產線上的操作工、質檢員、設備維護人員等。他們的工資和福利是構成產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合理地分攤這些...
![]() |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立的企業日漸增長,稅務管理人員通常都會負責幾百或者上千家的企業,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對每家企業都進行監管。而且稅務系統功能也不是很完善,不能自動監管納稅人的經營情況。這也導致很多老板或者財務人員認為自家企業的財務資料是齊全的,財務工作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相信在以往的經營過程中,大部分企業都會存在這樣...
![]() |
在制造業中,成本核算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其中,如何準確地將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制品之間進行分攤,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決策的合理性。今天主要聊聊實際成本法和標準成本法下在制品如何分攤人工、制造費用,并分析各自的優缺點。實際成本法下在制品費用的分攤在采用實際成本法的情況下,完工產品和在制品之間的費用分攤主要依...
|
有一次和用戶討論到如果使用標準成本,能否在跨月銷售退貨的情況下,實現退貨的成本金額與原發出時的成本金額一致。1.我們先來分析下通過沖銷方式進行退貨的情景從邏輯上分析,如果使用標準成本法,系統入庫時會按照當前的標準成本增加庫存,對方銷售成本科目按照原金額沖回,如果此時標準成本沒有進行變化,即發貨時的標準成本和此次退貨時的...
![]() |
比如張三老是借我的錢,這次借10塊,下次借5塊,張三每次打個借條給我。我呢,則要記幾筆帳,這個帳如果記流水賬,就是一句話“張三在某年某月某日借我10塊錢,立字為證”,不過如果要使用我們現在流行的復式記賬法,就不能這么記了。所謂復式記賬,就是有借有貸,借貸還得相等。復式記賬下的流水帳,需要記“張三欠款10元,我方現金減少...
![]() |
每月月初和月末是財務人最為忙碌、最為重要的時間,一個月的工作結果都要在這幾天進行歸集、編制報表和納稅申報。越是忙亂的時候,越容易出現差錯,因此應將每月的工作進行歸類,區分輕重緩急?,F以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為例,列舉每月應該注意的工作重點:第一項增值稅稅額計算(一)積極核對銷售業務,盡快填開銷項發票,確定當月銷項稅額。銷售是...
|
01調賬忌自作主張會計永遠記住,首先要保護好自己,其次才是完成好工作。而擅自做主調賬,是把本應該企業承擔的風險轉嫁到了自己身上。針對調賬時不要輕易去調賬。哪怕你看到記賬有問題,只要不是你經手過的,調整后又對權益或利潤有影響的,會計都不要先動。要先請示領導或老板,如果老板或領導不懂財務,向其陳述完想法再去調賬,也把調與不...
|
眾所周知,大部分財務人員年底工作量都是很大的。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還需要與各部門進行整年數據的核對與整理。每天都要保持打雞血的狀態,否則工作進度就會停滯不前。除此以外,還需要參與其他部門會議的討論以及完成其他事項。正因如此,財務人員的工作狀態經常被打斷。即使這樣,財務人員也必須抽出時間,在年底前將這兩項工作完成。如果不...
![]() |
公司采購打印機是入“固定資產”呢?還是做辦公用品入“管理費用”呢?采購價格是否就是判斷標準之一?今天帶大家一探究竟!12000元的打印機固定資產or管理費用?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執行的是《企業會計準則》或是《小企業會計準則》,在這兩大準則中,并未對固定資產的價值做出硬性規定!當然目前仍會有企業執行的是《企業會計制度》,在第...
![]() |
MaryCassatt-LittleGirlinaBlueArmchair作為一個能量不是太高的長期低功耗運行的懶人,當老師也很難改變懶惰的本性(在努力了?。?,我不愛干的事兒,推己及人,盡量也別讓同學干,能精簡就精簡。那么,能不能少背,甚至不背就學會使用會計呢?對于基礎會計來說,也不是不行(不背不是不做功),我把語法精...
![]() |
庫存賬面金額過大的企業,一般情況財務制度也比較松散。正常情況下,存貨的庫存與賬面是相符的,不會出現庫存的賬面金額過大的情況,即使存在存貨過多,也不需要財務進行調賬,而是應該銷售部門負責清理庫存。出現庫存只賬面過大(虛高)的情況,一般有以下幾種原因導致:1、不開票收入導致庫存高,企業把貨發出去了,但是沒有開票,貨款直接到...
|
信息科技公司的賬務簡介1、信息科技公司屬于商務服務業。其賬務處理的基本架構與商務服務業相同。2、企業以提供軟件開發、技術服務、技術支持為主營業務。其業務既有時段性業務,又有時點性義務。服務的性質需要看是否為定制化服務。定制化服務,需要開發周期,屬于時段性的義務。非定制的軟件授權,屬于時點性義務,交付當日確認收入。3、信...
|
一、了解成本的組成1.工業企業產品成本的構成分兩塊:生產成本、銷售成本。第一,生產成本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第二,銷售成本為銷售該產品所發生的費用,含辦公費用、折舊、差旅費、招待費、工資及福利等等。2.商業企業的成本分庫存商品的成本和取得銷售時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及銷售成本。二、掌握成本指標1.毛利率毛利率...
|
導讀企業記賬過程中,會經常遇到發票金額與實際支付金額不一致的情況。造成發票與支付金額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銷售去零。銷售去零即確認產品單價后,實際支付貨款時,與售貨方協商,少付末尾數款。這種少付貨款其本質為銷售過程中的折讓。2、現金折扣?,F金折扣即因提前償還應收賬款,而得到對方的貼現。本質與銷售無關,與資金周...
|
一、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根據:《新企業會計準則》已經確認銷售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的銷售退回(不論是屬于本年度還是屬于以前年度的銷售),應當在發生退回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收入。(由于小企業無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所以不存在“調整以前年度損益”)分錄如下:借:應收賬款等(紅字)貸:主營業務收入(紅字)應交稅費—應交增...
|
導讀辦公費用的賬務處理:總體原則:一般情況下,辦公用品不入“低值易耗品”,直接在采購當月計入辦公費。但企業集中采購辦公用品量大且用于未來的庫存大于當期時,需要考慮先入庫。(入低值易耗品)再在領用時計入“辦公費”。特殊的辦公費:冷氣費、暖氣費、水電費、未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桌椅置辦費、室內綠植、工藝品再每月專門明細科目核算...
|
1、沖平暫估入賬的憑證(紅字):借:原材料貸:應付賬款2、根據發票計入原材料:借:原材料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3、領用原材料的差額。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原材料4、利潤影響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5、將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借:利潤分配——未分配...
|
01無票收入不入賬正確做法--做未開票收入:借:銀行存款或者現金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PS:正確的做法需要做無票收入,計提銷項稅額繳費。各位會計這個只能根據你們的情況自己來。02工作服、手套計入職工福利企業日常購買的手套、工作服等應當計入“管理費用——勞動保護費”。計入職工福利即錯誤,又會因為個...
|
新辦公室裝修一番,是企業常有的業務。但裝修費用如何歸集,在會計圈內是一個爭論話題。有人認為裝修是改善房屋的業務,其費用應并入固定資產,與房屋一起折舊;有人認為裝修費屬于辦公開支,與購買綠植、桌椅一樣,應記入“辦公費用”;有人認為裝修費用應記入“長期待攤費用”,平均分攤到裝修的使用期。裝修費用,到底如何入賬,大家爭論不休...
![]() |
成本在英文中為cost,費用在英文中為expense或fee,筆者沒搞懂expense和fee的具體區別是什么(有了解的朋友請賜教),本篇我們就按中文來聊聊成本和費用的區別。對制造企業來說,成本一般來說分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這兩個什么區別呢?這兩個其實是一個東西在不同階段的名稱,在投入原材料、人工、機器生產產品過程中...
![]() |
1、銷售產品一批,價款10萬元,增值稅13000元,經查,該筆銷售業務已于前月預收貨款5萬元,余款尚未結清該批產品的制造成本為8萬元。借:應收賬款63000預收賬款50000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3000同時結轉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80000貸:庫存商品800002.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
分析企業盈利能力10個會計基本公式企業盈利能力是投資者和債權人共同關注的焦點。企業的盈利能力不僅受到其內部管理的影響,也受到外部市場環境、政策法規等眾多因素的影響。為了更好地評估企業的盈利能力,本文將介紹分析企業盈利能力的10個會計基本公式。凈利潤率凈利潤率是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了企業每一元銷售收入所...
|
大部分企業都會出現采購的材料/商品已入庫,卻未取得發票的情況。但是最近又有企業暫估入賬出事了:某企業暫估成本500余萬元未收到稅前扣除憑證,未按規定在匯算清繳期內進行納稅調整……看完這個案例,倒吸了一口涼氣,這膽子也太肥了吧!一次性暫估了500多萬的成本,居然還敢在稅前扣除了!“暫估入賬”其實是會計上實質重于形式的一種...
|